湖南时务学堂研究 郑大华 9787513908467,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社会科学 教育 高等教育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

  • 湖南时务学堂研究 郑大华 9787513908467,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社会科学 教育 高等教育 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概况.
  • 所属分类:
    发货地:株洲
  • 价    格:21
  • 市场价格:
  • 今日价格: 有特价请联系
  • 优惠详情: 剩余数量总共数量
  • 最近热度:
  • 累计热度:
  • 综合得分:
  • 信誉得分:
  • 品牌:
  • 货号:5c99a9b8cc88
  • 立刻联系购买联系商家鸿逸图书专营店

        本商品由鸿逸图书专营店提供,通过鸿逸图书专营店完成交易,请放心购物

  • 产品名称:湖南时务学堂研究
  • 是否是套装:否
  • 书名:湖南时务学堂研究
  • 定价:42.00元
  • 出版社名称: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年11月
  • 作者:郑大华
  • 开本:16开
  • 书名:湖南时务学堂研究

基本信息

书名:湖南时务学堂研究

原价:42.00

作者:郑大华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1

ISBN(咨询特价)

字数:

页码:357

版次:版

装帧:平装

开本:16

商品重量:399 g

编辑推荐


基于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状况以及认识,郑大华主编的《湖南时务学堂研究》作为部研究时务学堂的学术专著,最主要的任务是要建桂有关时务学堂的完整的知识体系,以便使读者阅读本书后,能对时务学堂创办的背景、过程、改革举措、围绕时务学堂的斗争以及时务学堂对湖南乃至整个近代中国的影响有一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

目录


湘学研究丛书总序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本书研究的主要问题
章:时务学堂创办的背景
一、甲午战争前湘学的发展特征和湖南的社会状况
二、甲午战争后湖南维新运动的开展
三、对传统教育的反思以及新式学校的出现
第二章:时务学堂的创办
一、时务学堂的酝酿
二、时务学堂的创办
三、时务学堂的教习的确立
四、时务学堂招生
五、时务学堂的变化及延续
第三章:时务学堂的教育改革
一、时务学堂的教育宗旨
二、时务学堂的课程设置
三、时务学堂的教学内容
四、时务学堂的教学方法
五、时务学堂的学业评价
第四章:时务学堂引起的纷争
一、时务学堂纷争始末
二、湘省官绅态度对纷争双方势力消长的影响
三、政治见解的分歧
四、学术差异引起的争论
五、经费、人事权利、各分的纠缠
六、时务学堂的“纷争”评析
第五章:时务学堂的作用与影响
一、开启了湖南近代教育的先河
二、促进了湖南社会风气的开放
三、推动了湖南社会的近代转型
四、培养的人才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参考文献
附录:
一、时务学堂日志(陈先枢)
二、时务学堂故址的命运(陈先枢)
书成后记

内容提要


湖南时务学堂(湖南大学前身之一),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新式学堂。清末戊戌变法运动期间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创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欧榘甲、韩文举、唐才常等任分教习。开办时租用长沙小东街(今三贵街)一套五进二层宅第。此宅原主人是清乾嘉年间任礼部尚书刘权之,光绪年间转手为益阳人周桂午(历史学家周谷城的族祖父)所有。湖南时务学堂的成立标志着湖南教育由旧式书院制度向新式学堂制度的转变,也是湖南近代化教育的开端。 促成新式学校设立和书院制度改革,实现传统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换。

文摘


甲午之后,变法思潮勃然而兴,求新变革与救亡图存成为时代的主题,随后,维新变法活动在全国各地纷纷出现,尤以北京、上海、湖南最为突出,走在前列。在一批地方官绅和维新志士共同努力之下而展开的湖南新政更是风声水起,而被誉为全国举措之中重大而关键的内容之一,具有政治思想、教育文化、学术争鸣等意义。《湖南时务学堂略志》载:“湖南之有学堂,以此为最早,丁酉、戊戌(1897-1898)期间,有学府之称。”时务学堂由王先谦、熊希龄、陈宝箴等人创办与长沙小东街。随即在《湘学报》上发布《湖南时务学堂缘起》《时务学堂招考示》,阐明宗旨、招考学生。梁启超受聘担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之后,逐渐偏离了湖南官绅创办时务学堂的初衷,认为时务学堂要培养学生“深通六经制作之精意,证译周秦诸子及西人公理公法之书以为之经,以求治天下之理。必博观历朝掌故沿革得失,证以泰西、希腊、罗马诸古史以为之维以求古人治天下之法。必细查今日填写郡国利病知其积弱之由及其可图强之道,证以西国近史宪法章程之书及各国报章,以为之用,以求治今日之天下所当有事。……传孔子太平大同之教育万国”。他因而分时务学堂功课为溥通学、专门学两种,从所开设课程和学习时间安排来看,时务学堂在当时全国各学堂之间也是走在前列。梁启超在时务学堂的教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致力于把时务学堂塑造成宣传维新思想和培养维新人才的主要阵地。据后来梁启超本人的回忆,“当时吾之所有与诸生语者,非徒心醉民权,抑且于种族之感,言之未尝有讳也。”甚至在与学生批答之中涉及排满思想,“窃印《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等书,加以案语,秘密分布传播思想”。梁启超等人的所作所为,引起湖南官绅各派之间激烈纷争。戊戌变法失败后,时务学堂被迫停办,之后历经辗转,与改革后的岳麓书院合并组建湖南高等学堂,并在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

作者介绍


作者简介:郑大华,湖南永顺县人,“文革”后恢复高考的第 一届大学生,先后师从著名历史学家林增平教授和龚书铎教授,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主持或承担

热门相关信息